社会科学上街传递“圳能量”—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13-09-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年有亮点 届届有创新
社会科学上街传递“圳能量”
莫大喜 黄柏生 林坤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04日 第 07 版)
深圳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周闭幕式
社会科学普及周的展位人气很旺
2003年以来,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坚持“年年有亮点,届届有创新”。11年来,社科普及周犹如春雨润物,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主流文化。
1.融社科精神于社会服务
让人文精神渗入千家万户,让学者与市民沟通交流,深圳社科普及周坚持以市民为主体,贴近市民,走向市民。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王晓认为:“深圳在社科普及方面多年一直坚持‘三贴近’原则,调动各方力量,让社科精神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其他城市推广。”
本届科普周,在“生活大百科”大型义务咨询活动现场,深圳市26个学会(研究会)开设“咨询摊位”和“展示台”,组织有关专家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纠纷、证券投资、财务管理、婚姻家庭、心理卫生、青少年教育等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市民答疑解惑,并向市民派发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材料。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热心市民,深圳物业管理学会的物业管理师们忙着向市民介绍深圳物业服务行业现状和业主维权知识,深圳妇女发展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忙于提供妇女权益、家庭教育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深圳保险学会的工作人员则详细向市民普及人身、财产保险的承保和理赔知识……市民李先生一边参观一边咨询,并带回不少自己所需的宣传材料:“今天的活动非常好!有很多物业管理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小区一些常见纠纷的解决办法,让人受益匪浅。”除了普通的社科知识之外,深圳市新政策和新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市民的关注。深圳市应用经济研究会会长钟若愚教授说:“生命健康产业,是深圳一个新兴的未来产业。因此,我们专门做一个深圳生命产业发展政策的介绍,向大家提供咨询服务。很多市民对此很关心,很感兴趣!”
作为本届科普周的新增项目之一,“文物赏析与鉴定”讲座与文物鉴定活动邀请了文物鉴赏方面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团,为市民免费开展文物鉴定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文物古玩爱好者的欢迎。
2.用“圳能量”诠释“中国梦”
创办以来,深圳社科普及周立足现实,立足当前,紧扣着时代的发展脉络。今年,党和国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最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如火如荼举行之中。本届社科普及周便以“中国梦·圳能量”为主题,相应开展了“中国梦·圳能量”市民论坛科普周专场、“共筑中国梦”基层宣讲、“中国梦·圳能量”演讲比赛和“中国梦之路线篇”主题知识竞赛等系列专题活动。
“中国梦·圳能量”演讲比赛是本届科普周的一大亮点。10名来自深圳各行各业的决赛选手,把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自己深圳工作、生活、学习中感受到的“圳能量”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畅想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67岁的老工程师刘学光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事业上永不言退的勇气,深圳地铁集团新入职员工徐畅介绍了他在深圳追梦的经历,小学语文教师王金杰则讲述了他的“教育梦”。“选手们都很好地展现了自己在深圳追逐‘中国梦’的内心激情和感动,这正是来自各行各业、实实在在的‘中国梦’!”评委、深圳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王婷说。
而历届社科知识竞赛更是清晰呈现了社科普及周的时代特色,如2009年题为“复兴之路与创新之城”,2010年题为“新起点·新发展——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今年则题为“中国梦之路线篇”。
3.回望历史才能迎接未来
历届的深圳社科普及周,也彰显出了特区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气质。
在2007年社会科学普及周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电视暨网络辩论赛”中,选手们展开了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热烈讨论。当时,《求是》杂志副总编夏伟东在点评时说:“辩论赛的水平高,思想含量足,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把辩论双方的辩词加以整理,便可以成为一本关于城市人文精神的优秀理论著作。”
2010年,深圳第八届社科普及周举办了“地方文献专题展”。泛黄的《宝安县志》、第一期《深圳特区报》(试版)等深圳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琳琅满目。许多市民参观后表示:“我们虽然在深圳待了这么多年,可对特区的历史还是了解太少了。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对于深圳历史、深圳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2011年,深圳第九届社科普及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在广东》”展览展出了400余张照片、150余件(套)实物和文献,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辛亥历史画卷,其中深圳三洲田起义的文献,则勾勒出了深圳地区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风貌。
而2012年深圳第十届社科普及周的“广东精神·深圳观念”大型图片展,则多角度诠释了“广东精神”和“深圳观念”的深刻内涵。作为“深圳观念”的形象表达,这些摄影作品都来自一线摄影记者的精彩记录,其中有历史见证、有典型人物、有生活瞬间,真实地呈现出了深圳特区这片热土上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