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学术研究—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24-05-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旨归意义、目标任务、实现途径,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开辟人类现代化新路径
◇高晓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人类现代化新路径。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蕴含辩证思维。尽管“现代性”概念并未出现在马克思的文本和词句中,但在其研究视域之内,就现代性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都给出了实质性解答。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生产产生了现代性,“历史的发源地不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生产方式的发展状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跃迁,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现代性的生成、演化,制约着观念和文化现代性的发展。对此,马克思鲜明地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他赞扬理性和启蒙,以自由和解放为终极诉求,主张进化论式的历史进步论,同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端也予以犀利批判。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和工具进行现实的革命实践,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图景中,展开其愿景和方法论。不同于文化哲学和政治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阐释与回应,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包括更多对现代性批判的内蕴。马克思主张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代性的流变,用矛盾的观点审视现代性的内在裂变,将社会结构引入审视和思考现代性问题,在世界历史视野中审视和反思现代性的优劣。通过早期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考察。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考察中,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运用“凸显问题意识的方法”“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全新的现代化凯发娱乐城的解决方案。
现代化的必然图景与资本增殖、全球扩张并非天然的依存关系,现代化指向一种优质的文明品质,它与剥削和压迫从来就是深刻的对抗而非表面的兼容。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消解劳动的异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启了现代化探索,其现代化进程曲折前进,这是中国进入现代文明世界的特有形式,这种现代化使近代中国独立自主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现代化的行进之路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齐头并进的。从近代起,在对现代化的探索进程中,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始终作为内在的思想资源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养料,透过“中国—世界”的关系形态,深入历史纵深处,形成了高度的理论自觉,把握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同时把握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特色规律,在现代化运动中培育和造就了中国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这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提出的“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
从世界历史观表达的核心观点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看,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聚焦人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实质与真谛——“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深刻表露和传达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指导力。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交织的时空下,中国式现代化承载和体现了马克思对现代文明转型的期待,反映出特定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及对资本主义文明局限性的超越。
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国际关系格局调整等挑战,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这是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路径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在伟大历史主动中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鲜明阐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是马克思对现代化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洞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运用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用真理尺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内在之“质”,深刻分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既要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积极践行“两个结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19bks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王晓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而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这个物质技术基础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跃迁,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生产要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这就需要有更为先进的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才能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质增效,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要素,是一种由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改革攻坚克难推进期等多期叠加阶段,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见顶,打造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是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的迫切需要。
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发展的早期可以依赖技术扩散、依靠学习复制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技术,但要实现高收入经济体的目标,很难通过单纯的技术扩散来实现,可以依靠培养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也可以在现有技术领域实现可持续的技术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在科技、工业、农业、服务业、国防等方面实现创新转换。新质生产力在人才培育、技术创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可以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助力。随着国际分工的专业化和细分化,部分产业链过于集中在某个国家或地区,造成全球产业链脆弱性较高。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凯发娱乐城的技术支持,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质生产力不仅提升了科学创新的水平,而且提高了技术发展的效率,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未来产业等技术打通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提高了我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发展韧性。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拥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自主创新乏力导致一些关键领域出现“卡脖子”危机。只有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才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新动力不断重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幅提高我国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从而加速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与世界意义研究”(2022yb040)、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功能作用研究——以兰州市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案例”(23-b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苗昕
中国式现代化以独特的价值旨归和现实依据,在揭开资本主义文明虚伪面纱的同时,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为积极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资本主义文明视域下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弊端。首先,资本主义文明视域下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其现代化路径是以资本为中心,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资本增殖。其资本逻辑建立的基础,是对劳动的异化、对人的异化以及对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在资本逻辑的运作下,社会经济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快速发展,资本可以得到迅速膨胀,但是其潜藏的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资本主义文明视域下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家逐渐脱离劳动,占有更多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脱离生产资料,进行更多劳动。经过剩余价值的累积,社会中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两极分化不仅是财富占有的分化趋于两极,更多的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阶级的对立,进而影响社会发展的安定有序。
再次,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纵观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史,它是伴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而进行的。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而影响了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背离对于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初衷,无法实现人的自我解放。
最后,资本主义文明视域下的现代化是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文明起源于非法的殖民统治、黑奴贩卖等对外扩张掠夺手段。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之下,任何非法的行径都被赋予了合法的理由,即通过殖民、掠夺、杀戮等手段,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对劳动者的占有、对更多剩余价值的占有,以无限增殖资本。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重大原则。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点上,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必由之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超越。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其中之一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实现生产力的稳步提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聚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将发展重心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直面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更好地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两极分化式现代化的超越。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丰富物质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物质主义膨胀式现代化的超越。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与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近代史。纵观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党史,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我们比任何一个民族都珍惜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打破“国强必霸论”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侵略扩张式现代化的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既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过程,也是积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进行超越;以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对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进行超越;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对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进行超越;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对西方殖民扩张的现代化进行超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探索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新选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研究”(20bks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邢艺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和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同根、价值同源、过程协同、目的归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一致性。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覆盖一致。“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对象、发展对象、受益对象,始终涵盖中国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有成员。这是党的初心使命所在,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真正体现。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动能一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归宿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简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动能,二者皆有能动地激发主人翁意识、体现人民主体性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程序相通性。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筑基于国家治理系统。国家治理体系“四梁八柱”的形成发展,贯穿着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认同整合和一体化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支撑各族民众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参政议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处理共性与差异的关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进各族民众的民生福祉和利益关切。基于此,建立了保障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共同愿景、最大利益的实现程序,并在法治化进程中使之不断发展、成熟、完善。
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程序机制共融共促。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止于精神意识、文化心理层面,更在于社会流动和加速变迁趋势下不断探索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区域政策差异化和精准化、民族地区整体现代化的政策机制。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巩固发展各民族分布交错杂居、文化兼收并蓄、经济相互依存、情感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机制,从而为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社会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互构性。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认同进路。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精神引领、价值导向、文化凝聚和认同塑造的重要功能。高度的文化认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这有利于铸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地推动新发展理念等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创新。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了实现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抽象的意识形态、话语理论到具象的符号标识、策略行动,必然伴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拓宽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衔接,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创了广阔的实现空间。经济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政治方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是全方位、全链条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系统途径;文化方面,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勃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宽阔通路;社会方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和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构建各民族互嵌交融、互利共生社会关系的理想途径;生态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持新发展理念,是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实践上的深度契合性和路径上的互构性。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要命题和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形式”之实现方案、必由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聚和价值依归。二者在政治性、社会性、人民性的价值标尺上呈现出多方位融合,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研究”(22zda067)、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功能作用研究——以兰州市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案例”(23-b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