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新业态、新领域呼唤安全生产管理新举措—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24-1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智超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业态、新领域不断涌现,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创新驱动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这些新兴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事故到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风险,再到特种设备目录外的游乐设施安全问题,这些新兴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安全生产风险需有效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新业态和新领域应运而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它们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还为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形态和生活方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海上风电项目、电动自行车等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这些新兴领域在带来便利和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安全生产风险,如技术不成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亟须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在新业态和新领域的快速发展中,监管职责的界定变得复杂,特别是在特种设备管理等领域,监管盲点问题显著。例如,小吊车等设备可能在现行的白名单管理模式下被排除,造成监管责任不明确。此外,历史保护建筑安全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协调机制,导致管理责任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随着新业态的涌现,现有安全标准和法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导致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缺乏明确的指导。电动车安全管理从电池生产到车辆停放、整个链条维护都面临安全标准的缺失,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和公共安全隐患。面对新业态的技术特性,传统监管技术和手段亟须更新。电子商务平台监管需依赖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监管部门在应对复杂安全问题时,技术手段不足,凸显了特种设备、游乐设施、厂房改造等关键领域的监管现代化需求。监管部门需更新技术手段,提升专业能力和监管经验,确保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兴文化娱乐业态,以及平台经济下的灵活用工模式,都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出了新挑战。

  构建行业管理和专业监管

  融合机制

  在新业态和新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一个明晰的行业管理和专业监管融合机制显得尤为关键。这一机制要求我们首先明确各级行业管理部门与专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确保各自的职能清晰、分工明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指导政策,促进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形成合力。此外,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整合监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还能确保监管措施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产业特点的多样性,实现全国性的监管覆盖。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对监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是确保监管体系持续优化的关键。

  强化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

  在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上,应充分利用科研和高校教育资源,以及有关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推动安全标准的创新和发展。针对新业态如共享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应迅速制定或修订相关安全标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安全生产指导。同时,应通过丰富的媒体资源,加强新标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新标准的知晓和遵从。此外,可设立安全标准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安全标准的创新研究,为安全标准的更新提供持续动力。

  在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的创新与应用,以适应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定需求。通过建立全国性的风险评估体系,更有效地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风险评估中心应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针对地区特有的产业结构和风险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养

  在监管技术和手段创新上,应进一步支持监管部门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开发适应新业态监管需求的技术和工具,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安全风险,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智能监管等。同时,应加强监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此外,可建立监管技术创新平台,鼓励监管部门、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监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还可以利用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将智能监管技术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实现监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从业人员安全素养的提升上,积极利用教育资源和培训平台,如职业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平台等,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针对新业态、新领域的从业群体,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教育机构合作,开发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可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培训历程和安全表现,作为职业发展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