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推动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24-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把握、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中国文联自2023年开始以面向社会公开立项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部级课题申报工作。2023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最终确定14个入选项目,其中重大课题5个、重点课题6个、培育课题3个。现呈现5个重大课题成果概览,期待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辉、理论内涵和实践伟力,切实推动文艺文联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新时代文艺发展研究
本课题以学理性研究关怀现实,立足当代语境,响应时代命题,深入思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成果的文学艺术如何体现和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并将这种思考落脚在新时代文艺发展这一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对象上,探讨新时代文艺实践与“中华文明”这一问题域之间的本质关联,阐述新时代文艺如何内蕴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文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使命关联。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和时代需求的文艺发展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探寻保障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机制。
本课题于2023年9月份顺利召开开题会议,在吸收专家学者宝贵意见的基础上,科研分工更加明确细致。其中,由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负责课题导论与整体策划。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键负责子课题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的呈现方式及其原因研究》,从现象归类角度入手,以“全而厚”的研究风格夯实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李宁负责子课题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呈现的新形态研究》,从模式分析角度入手,以“新而前”的研究风格展开当前艺术新形态的挖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负责子课题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的新高峰和新大师风范研究》,从典范案例分析切入,以“高而特”的文艺高峰研究拔高整体研究高度。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博物馆馆长王臻真负责子课题四《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呈现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聚焦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新时代文艺对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呈现的具体评价标准。文化旅游部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张俊苹负责子课题五《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的高质量呈现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具体对策措施为落脚点,探讨推动或阻碍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新时代文艺中的高质量呈现因素及其具体对策。
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课题组首席专家与成员快马扬鞭,现已经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5篇,另有数篇论文待刊。王一川教授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文艺呈现及其新形态》(《文艺评论》2023年05期)一文中提出,中华传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源泉”。中国文艺现代性也应当被视为中华型传统导源的文艺现代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在古代文艺中有丰富多样的呈现。中华现代文明进程中的现代文艺仍然传承和延续了中华文明已有的突出特性并将其引导到创造性转化的新轨道。中华现代文明视域下的新时代文艺新形态虽然暂时不能形成成型的概括,但可以指出暂时的文艺作品案例观察点。同时王一川教授还通过在新时代语境中对当代文艺理论家黄药眠思想的理论诠释,对本课题的核心命题加以阐发。在《通向社会主体性美学——黄药眠对当今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王一川教授表示理解黄药眠美学思想,首先需要把握其革命美学家和革命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其次需要看到他面对朱光潜美学和胡风美学的双重挑战。由此理解前提去看,他在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学思想中呈现出唯物的和人民的、客观的和主体的、政治的和艺术的、社会的而非个人的等成分,具有社会主体性美学的鲜明特点。当前,需要在新的语境下从中引申出新理解。唐宏峰研究员在《平凡的“新”——从“艺术向生活的归一”思考“新/鲜活”的文艺高峰》(《艺术评论》2023年第10期)中提出,创新性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艺术理论的核心议题。思考当代中国文艺高峰建设,“新”的问题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新”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时间上的最新,在当下文艺机制、媒介条件与当代艺术生产的条件下,“新”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逻辑,不再是视觉可识别的不同,而是与平凡、广阔、鲜活的生活归一,成为内在,实现了“平凡的变容”。新的文艺高峰的创造,意味着艺术与这个时代生活的诸方面的深度融合,从生活血肉中提炼“鲜活”的文艺高峰。此外,在本课题框架下,唐宏峰研究员对2023年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总体发展态势加以述评(唐宏峰、王子畅《2023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建设与跨学科构建》《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04期)。
除了着重理论层面的阐发,课题组成员还结合各艺术门类,进一步阐发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新时代文艺发展态势。其中,王一川教授在《形塑当代中国社会的地缘心性形象:近年国产剧集中的地域景观管窥》(《中国电视》2023年11期)一文中认为,近年来,国产剧集创作的新趋势之一在于地缘心性形象的形塑。这是现实主义精神与中国古代心性论传统相结合的结晶,表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境遇会透过不同人地关系场的作用而在个体心灵世界中呈现不同的心结。西北乡城流动、西东流动及其心结,东北国有企业乡愁,北京大院青春梦,南方故事中的心理纠结与心理治愈等,都代表近年国产剧集在地缘心性形象上的新开拓。其在《中华文明传统的影像构型路径——近期古代题材影片创作探讨》(《当代电影》2023年06期)一文中表示,2023年堪称中国古代题材影片创作的一个新起点。这类创作先后经历过传统零落与缅怀间对峙、传统明贬与暗褒间隐性对话、传统重构和重评、传统为根等变化曲线,表明中华文明传统在近现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实生活对于传统的认识和取舍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中华文明传统在当前现实生活以及电影创作中起到根性作用,促使古代题材影片创作拓展出三条路径,即古典今编、古史今叙和古艺今传。在《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现实主义的四种范式》(《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02期)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出现了四种表达范式:日常型现实主义、理想型现实主义、奇观型现实主义和汇通型现实主义。这展现出当前中国电视剧中现实主义的坚韧度和拓展力。王一川教授将本课题的理论触角延展至当下文艺热点之中,发表了《〈坚如磐石〉与中国式主流悬疑片的定型》(《电影艺术》2023年06期)、《〈繁花〉:电视大片与间性艺术中的流溯之美》(《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01期)、《〈第二十条〉:双重文本间的正义叙事策略》(《电影艺术》2024年02期)、《直而温修辞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心史——长篇小说〈望春风〉阅读札记》(《文学研究》2023年06期)、《一兼三人称叙述体与当代中国乡镇社会心结书——长篇小说〈谁在敲门〉阅读札记》(《文艺争鸣》2023年10期)等文章。唐宏峰研究员则在美术领域深入探讨本课题命题,发表《从全球美术史到图像性的全球史》(《美术》2024年02期),提出关于全球美术史的现状与未来可能,需要将问题与当代世界综合的思想语境联系起来,其去西方中心主义、多中心、跨文化互通的核心要旨与后现代思潮尤其是后殖民批评、全球史的史学转向等人文学科的整体氛围密切相关。另外,还有李宁发表了《中国当代数字水墨动画的技术创新和美学新变》(《电影文学》2023年15期)、《杂糅奇观与自我神话——论近年来我国传统神话传说的影视改编》(《中国文艺评论》待刊),吴键发表了《“文化中国”与“古舞复兴”——李泽厚美学与1980年代中国古典舞论争》(《当代舞蹈艺术研究》,待刊)等相关研究文章。
产出成果能够为与文艺研究相关的院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人员提供参照。下一步,首席专家及各子课题负责人按照研究计划展开科研工作,陆续撰写刊发课题成果论文,并集结为专题报告,稳步推进结项工作。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王一川、课题组成员吴键)
中华美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这引领着文艺界进一步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具体问题的认识。我们以为,中华美学精神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主要载体形态。
“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提出中华美学精神的,中华美学精神既有其母体,也有其自足的生命。中华美学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的结合点。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三个“讲求”和一个“强调”,是对中华美学精神最为精准的表述,是对审美实践境界的高度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实在马列文论与中华美学思想的契合面上,是我们理解“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入口。托物言志,可以用“比兴”观之;寓理于情,可以用“风雅”观之,中华美学在审美运思与审美创造上即已包含着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人文精神,从诗教的立场上来说,这种富于弹性的美学特色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陶冶人民的家国情怀等方面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宝贵遗产。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可以从苏轼评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及陶渊明、柳宗元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这样的命题来看。在文本形态上,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与汉字媒介的伴随发展中,形成了文献书写与文本传播的符号性美学框范,进而也影响到审美表达与审美接受上自觉地注重内容的深厚而不尚形式的华丽。这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在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上的基本原理是高度一致的。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是中华美学批评中的核心话语,也是文艺经典赖以生成的价值基础。关于经典,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作了与以往不同的阐述:“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经典的风格特质和价值内涵,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正是经典的审美风神所在。自孟子到王阳明,中国古代思想家始终强调知行合一的原则,与文艺相结合,即是“知、情、意、行相统一”这一美学强调的析出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现实主义原则和实践观在此命题中都得以彰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落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创作的契合面上,则是我们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场域。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以中华美学的核心精神融入当代艺术创造的蓬勃力量中,并且将之汇入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中,进而形成“人民的审美观”,正是艺术家和批评家的时代使命。当然,这种使命必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协同,落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价值,一在创造,二在批评,而其长久的工作则在美育领域。
中华美学精神与马列文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经典文艺形象”的创造。恩格斯对于典型的权威论述是:“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之转换至当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则呼唤新时代典型人物形象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经典文艺形象”的重要命题,指出:“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在这方面,中华美学中“本色”“神韵”“鸢飞鱼跃”“气韵生动”等命题都是当代文艺创造与中华美学传统相结合的触点,艺术家应该有意识地在作品中予以贯通,批评家则须有意识地在鉴赏中予以衡准。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名老教授的复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我们在中华美育精神的理解上提出了“融合美育”提法,是中华美育日常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集中整合,同时也打开了马克思“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实践空间。作为融合美育,就是要选择古今中外具有经典价值的美学作品,从全部艺术门类视野下解读其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同时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成果。
以“景观美育”为例,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提法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美育精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立场上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即伴随着革命思想景观化的建设。其中,景观代表如20世纪初方志敏建于闽浙赣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列宁公园”。在生存艰苦、战火纷飞的年代,列宁公园作为人民公园的开创之作,是中国苏维埃政权的景观化表达,展现了共产主义的前景和信念,对于鼓舞苏区军民争取革命胜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人民大街、人民医院等以“人民”为标识的景观空间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实体表达。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开启新的景观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比如,以生态文明思想激活农业文明的田园山水景观,重塑工业文明为科技景观,以强军思想和法治思想激活革命文化的红色景观,以阵地意识引领宣传文化领域的媒介景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民族间的交往景观……很多具有人民性、审美性、前瞻性的景观,鲜活而生动地呈现了新时代的观念和意识。现实的景观空间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风貌。相应地,文学艺术作品的景观表达,要生动记录下人们丰富的“精神景观”,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史和当下的文学艺术活动中,中华美学精神都有着全面而生动的呈现。中华美学精神的根基源自中国精神,又通过具体的文学艺术活动传递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核心价值观所系。中国精神与中华美学精神并非止于传统,也非限于当下,而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当代的文艺创新并非凭空虚造,而是要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渊源和内蕴;中华美学精神并非仅是文化遗产,而是应在当代的文艺创新中成为有机的元素。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价值重估中华美学精神,能够形成结合、转化、创新、生成的机理经验,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艺创造。运用中华美学精神概念、术语、范畴与命题进行当代文艺批评以及“人民审美观”的社会考察,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张晶、课题组成员王永)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文艺国际传播战略策略研究
中国文艺门类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旨在促进沟通、加强理解和方便接受这三个维度。因此,围绕这三个维度需要从认知、态度和行为这三个方面的逻辑构建作为其切入点。
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的战略
首先,确立中国文艺的文化自信。坚持中国文艺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自身所独有的形式的主体性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中国文艺的文化自信内涵不仅在内容上的中国化,而且还有形式上的中国化。离开这个基本准则,就不是中国文艺,更谈不上对外传播以及被接受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因此,需要把中国文艺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在《数字文化工业视阈中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与接受——以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国际传播为例》(《出版参考》2024年第6期)一文中,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类型文学中的‘奇观化’堪为一绝。以晋江文学城800多部签约东南亚的作品为例,《仙侠奇缘之花千骨》《落花时节又逢君》《飘洋过海中国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若你爱我如初》《春风十里,不如你》《花重锦官城》《原路看斜阳》《他站在时光深处》《我的世界坠入爱河》《教我如何不想他》《曾是年少时》等,在这些充满想象的名字背后,其实都是千百年来中国诗文传统的折射”。
其次,尊重接受者的文化认同。无论是坚持文化的“差异性”还是秉持文化的“同一性”,这都是一种“作者中心”立场。文化的主体间性虽然解决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区隔,能够形成对话关系。但是,这只是解决了发布的问题,对于接受者而言,似乎并没有做到彻底的理解,尤其是数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艺国际传播所面对的现实处境缺乏理解。因此,需要提高接受者的文化认知,形成文化共识,进而才能更好地达成理解性接受。
在《网络文学的文学范畴与类型化特征——兼谈网络文学的“终结”之思》(《出版广角》2023年第12期)中,我们认为“作为网络文学的后文本,当代类型小说不仅吸收了传统严肃文学的养料,也汲取了无数网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许多优质类型作品不断进化,融合出版机制又将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推向世界”。这也是当下中国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的原因之一。
最后,传播话语的“在地性”。话语间性有媒介话语间性和语境话语间性等,但都指向“在地性”,这是一种文化的标识,否则就形成类似“鸡同鸭讲”式的自说自话。
“在地性”强调个性的表达,强调主动性和全球化特征。由于中西方对“地”的理解的差异,“在地性”更加突出个体的个性化表达,而且隐含着特色和趣味,这也是文艺所具备的特质之一。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满足欣赏者、接受者的艺术趣味,还可以调动他们参与艺术想象的再造,艺术形象由艺术想象去填补、完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艺术二度创作的过程,充分地满足了接受者个性化和主动性的需求。
策略和展望
数字时代的中国文艺传播呈现出可视化、即时性和互动感更强的特征,尤其注重体验感,这就需要增强数字传播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一是加强数字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传播制高点。2023年下半年,我们陆续在aireads网站上开设“海洋文学与海洋文明”提出“webnovels”专栏,专门推介中国的海洋文学以及加强海洋文明建设步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涉及“海洋”。其中,“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的逻辑不言而喻,突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建设生态文明范畴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认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是中国通过倡导‘海上丝路’,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诚然,由于地缘政治带来的多国之间的博弈,中国周边海洋环境尤其是南海和台海地区,事关国家的战略安全,既有出海通道人员安全,也关涉重要能源与战略资源的安全”。
二是强化算法技术的黏性度。数字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因数字而聚合,组织与组织之间也以数据为基础加强互动,人类的组织行为和人类的基本活动都离不开数字和数据。因此,需要强化算法技术的开发。
以“黄山会客厅”与“黄山脸书”为例。2022年,“黄山会客厅”成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重要的线下主场外交活动。以“国际会客厅”为名片,推动黄山、徽州两大顶流ip强势出圈,链接全球资源,创新国际表达,突出文旅和文明,把“外事”变“商事”,对标博鳌、乌镇,开设了脸书(facebook)账号amazing huangshan,链接了国内外大媒体、全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外事、展会、推介等综合性活动。同样,我们需要在线上做出这样的成功的案例来。
三是打造中国文艺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果的播种机。文艺不仅可以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还能传达不同民族所共鸣的精神文化。因此,要想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文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以重点文化产品作为支撑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
以“中国关键词”术语工程为例。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打造的公共知识产品,现已用20种语言传播到全球50多个国家,被誉为“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的支点”,其目的就是成为辅助整理文明交流的概念工具。
以故事化和真实性见长的《你好!新西藏》纪录片,是以非宏大叙事的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介绍西藏的前世今生,以“实”超越“真”,其效果得到各方的肯定。
四是以“五力”作为突破口,打造传播矩阵。“五力”是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其理论基础正是建立在从现阶段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的关键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这是构建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总之,数字时代的中国文艺国际传播既有可鉴的宝贵经验,更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需要提高接受者的认知,更要在传播渠道和传播质量上深化与新技术的融合,提升传播效果,促进中国文艺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美誉度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性。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张谡、课题组成员吴长青)
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研究
本课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是新时代戏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研究。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中明确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要“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推动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演艺等传统业态升级,调整优化文化业态和产品结构。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和《意见》,为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课题研究提供了战略机遇。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为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课题研究指明了重要方向。
2024年7月,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及一系列系统部署。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战略意义、世界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课题研究明确了奋斗目标。
从文化自信到戏曲自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强音和明确方向。“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研究”课题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戏曲守正创新、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深入探讨戏曲数字化的创作研究,包括戏曲剧目数字化创作、戏曲动漫剧数字化创作、戏曲游戏数字化创作、戏曲文创数字化创作和戏曲交互式体验等,通过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内首部大型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创作演出以及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的京剧《白蛇传》演出,研究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的可行性,探索戏曲数字化建设路径。
“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当前戏曲数字化创作实践成果的重要探索,对于推动戏曲数字化创作、戏曲艺术创新性传播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该课题以数字赋能当代戏曲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戏曲 ip 为核心内容进行挖掘,研究当代戏曲艺术领域通过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赋能戏曲创作的转化与创新的过程和成果。特别关注戏曲舞台以数字创作手法为切入点,把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赋予全新的内涵和外延,观众既能通过传统的剧场观摩形式进行艺术欣赏,又能通过数字技术的辅助手段,参与戏曲创作交互过程,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完全不同的观感。同时,通过研究戏曲动漫剧、戏曲游戏、戏曲文创、戏曲数字体验等一系列数字化戏曲创作规律,总结和创立戏曲数字化创作体系、学术体系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传播,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题成果以研究报告为主,以戏曲演出、戏曲动画、戏曲游戏、戏曲文创、戏曲体验等创作成果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为支撑。同时,丰富的戏曲数字化创新成果将为戏曲传播、美育教育、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课题研究以戏曲数字化舞台创作演出为切入点,在数字虚拟性上进行拓展,把戏曲演员的程式化表演和数字表现融为一体,对戏曲舞美和戏曲音乐迭代更新,迥异于传统的舞美设计和戏曲音乐表现。课题选取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和国家大剧院版京剧《白蛇传》的创作为主要研究重点,以数字化、沉浸式、装置感创意理念,通过光影艺术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的艺术魅力。在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方式基础上,拓展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丰富戏曲舞台空间,综合展示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力。强化整个舞台视觉形象的追求,让观众在欣赏动听的戏曲声腔、优美的身段动作、新颖的视觉形象和美仑美奂的经典场面过程中,感受到戏曲守正创新的新业态。
黄梅戏《七夕传奇》和京剧《白蛇传》都是神话戏,流传甚久,具有良好的观众基础,是非常难得的艺术与数字融合传播的ip。剧中主要人物为广大观众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经典唱段广为传唱,武戏片段更是精彩无限,可谓戏曲舞台上历久弥新的经典剧目。选取这两出戏作为数字化创作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取材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该剧通过讲述牛郎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向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宣战的斗争精神,讴歌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由中国戏曲学院与湖北黄冈艺术学校、湖北大学联合制作,用新技术赋予这一东方爱情故事浪漫唯美动听的时代表达,传递“到底人间欢乐多”的幸福愿景。《七夕传奇》保留了黄梅戏经典剧目《牛郎织女》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音乐风格,通过大胆的舞美创新和调度设计,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舞台表现的视听冲击,从而充分感受到“七夕”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深厚意义和永恒情感。同时,通过经典戏曲作品的再创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逐步了解传统戏曲,培育更多的流量观众,切实发挥戏曲在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
国家大剧院版京剧《白蛇传》由国家大剧院出品,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大学联合制作,秉承“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原则,由著名导演杨小青携视觉总监、舞美设计、灯光设计萧丽河,多媒体设计胡天骥和服装设计阿宽等主创团队,在经典基础上融入人性之美、大爱伟力,用现代视角审视和完善人物情感,在原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戏剧冲突,通过新技术运用与戏曲写意美的融合,特别是舞美设计突破原有的空间结构,在烘托表演上大胆创新,简约不简单,古典又现代;音乐创作则采用特色化的主题音乐贯穿序幕和结尾,既渲染了主题,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还增加了主要人物的唱段表达,通过数字乐队与京剧乐队的创新融合,配置沉浸式音响环绕,在视觉听觉上形成震撼冲击。
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和研究的出发点是守正创新,落脚点是传统戏曲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形成新时代的新样式,既保留戏曲表演的写意美,又着力丰富舞台的空间感,通过经典戏曲作品的再创造,着力打造戏曲艺术新 ip,构建戏曲舞台艺术“新视界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让传统戏迷看到经典的新生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戏曲艺术的创新表达。以美化人、以美育人,激发观众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聚精神力量,共同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张尧、课题组成员张安岚)
数字化赋能舞蹈艺术创作研究
当openai、chatgpt、sora、vidu这些热门词汇和话题不断冲上热搜,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正式融入我们的生活,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赋能,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使艺术超越了传统的媒介和形式,进入到数字化、虚拟化和交互化的新境界和新体验。科艺融合下,数字赋能为舞蹈艺术创作拓展了新思路,打开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地,在跨界融合中进行视觉重塑,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古今相合、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力和时代色彩。数字化赋能舞蹈艺术创作是时代的变革,更是舞蹈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向人工通用智能的迈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大势已至,未来已来。
当下数字化已成为艺术表达的核心媒介,因此,立足于舞蹈艺术创作领域,实践数字化的转化路径,思考数字化的赋能空间,突破传统创作壁垒成为当下舞蹈创作与时代共舞的“流量密码”。本课题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分为“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ai舞蹈创编实验室”“数字技术赋能舞蹈教学”“非遗舞蹈数字采风系统建设”三个子课题,深入研究ai与舞蹈艺术的融合发展,探寻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赋能舞蹈舞台创作、本体创作、数字教学、传承与传播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新时代数媒融合语境下,以将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战略的实现作为具体目标,并开启了数字变革推动更高水平强国建设的实验与实践。本课题试图以数字化、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针对未来元宇宙世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探寻,多元深入研究ai与舞蹈艺术的融合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与方案来提升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与教学、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其实践应用提出参考。
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ai舞蹈创编实验室
在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维度,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舞蹈编创的创新、变革、优化,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呈现、交互式舞蹈影像技术呈现、动画式舞蹈影像技术呈现、三维立体投影技术展示,将舞蹈的背景、文化来源进行数字媒体解读,赋予舞蹈肢体动作情感内涵和形态,运用高科技合成软件,拓展舞蹈编创的思维路径,进而更加快捷、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舞蹈创作。结合文化以及审美因素的数据库合集,把握好舞蹈创作在文化属性、审美界定的边界,彰显数字化赋能舞蹈艺术创作中“守正”“创新”“转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两个维度,都是技术与艺术的一场较量。艺术与技术本身就是互相包含的两个整体,如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艺术领域的涉足,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从外部看,人工智能对舞台、环境和媒介的拓展,打破传统“你观我演”的观演模式,随着舞台“第四面墙”的弱化,机器与观众的加入丰富了舞蹈创作主体,使舞蹈作品表演更具专属性和随机性;从内部看,人工智能的加入,使创作主体由艺术家的“单主体”向“双主体”转变,舞蹈载体由人的身体向多媒介发展,使创作主题更加丰富、舞蹈语言革新发展、审美规范走向创生、舞蹈传播与欣赏多元融合。随着大模型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释放 ai 效果,我们需要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强化高价值的数据、高性能的算力、高质量的算法和协同创新,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让 ai 不仅会写文章做 ppt,更能够实际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带来影响和启示,将大模型运用于舞蹈创作,通过舞蹈数据库的建设,为舞蹈本体创作提供更多可行性参考,激发编创灵感。
数字技术赋能舞蹈教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舞蹈教学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与突破,如何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拓展舞蹈教学的创新维度,使舞蹈教与学的模式更加多元化,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涉及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强调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帮助我们优化和改变了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营方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迎接数字时代的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为教师备课、教学、课后检索等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凯发娱乐城的技术支持,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开辟了新路径。学生在学习方式、课程选择、能力获取和专业资格认证方面的自主性将得到极大增强。数字技术提供了更多自主和定制化的学习机会,数字技术的引入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还将助力高等教育机构创造全新的发展样态和教育模式。
非遗舞蹈数字采风系统
非遗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舞蹈创作中守正创新的根脉,通过数字技术对非遗舞蹈进行全新的保护与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守正,也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丰厚源泉。非遗舞蹈采风系统以及“云平台”的建设,首先突破了以舞蹈本体为对象的采风模式,将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舞形舞态、妆容相貌、服饰道具、乐队演奏等,进行全覆盖式的采风收录,同步记录留存采风时间、地点、内容、采风笔记等板块,拓展舞蹈编创及研究的田野考察路径,为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第一手资料,为守正创新做好寻根溯源。其次,为打破当下“数据孤岛”现象做好铺垫,使各舞蹈种类能够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在加速平台内容整合中通过数字技术对其优化,最终实现舞蹈数据库的建设。在数字化采风系统构建中,高科技数字化影像观看模式,完整留存了“非遗”舞蹈的原貌,在进行传承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精细与精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非遗”舞蹈的原汁原味,不仅能够提高“非遗”文明、文化展示的水平,而且有利于丰富“非遗”文化的表现力、增强“非遗”文化的感染力,更有利于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力。最后,建立“非遗”传统舞蹈标本库、“非遗”传统舞蹈基因库、“非遗”传统舞蹈素材库,全方位打造“非遗”传统舞蹈“云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非遗”传统舞蹈,为实现数字赋能下的“大数据联网”,以及采风、教学、编创一体化平台的建构奠定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紧随时代脉动,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将人工智能的凯发娱乐城的技术支持落到实处,并通过总结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为未来技术的发展、功能的应用、理论的完善提供宝贵的数据与经验。但伴随着人工智能在舞蹈艺术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诸多问题也相应而生,这也促使我们要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做出反应。比如,数字化赋能舞蹈创作,生发出“人工智能美学”“后人类文艺”“后人类美学”等美学问题;由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库生成的舞蹈作品,其凯发娱乐城的版权如何保护;在人工智能赋能舞蹈教育、舞蹈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人类应用ai的边界与程度如何界定等。人工智能技术下挑战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利弊选择,而是面临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人与智能如何共存相处的考验。
在未来,更要借助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舞蹈创作中不断突破、创新,对“黑科技”进行深入探索与应用,不负时代厚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中讲好中国故事,感触文化脉动,赓续中华精神,展现大国形象。让我们在科学与艺术的未来之路携手向前,开创人类科技的新篇章。正如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时间越长,艺术就越科学化,科学也就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又在山顶重逢,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真与美。”科技与艺术通过变革与机遇、挑战与争议明晰定位,在双向驱动中重塑文化传承的现代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在山之巅汇聚重逢。
(执笔人:课题负责人李丽娜、课题组成员马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