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探索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生态路径—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24-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本质上就是要求我们致力于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核心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城市与居民之间动态而紧密的互动关系,并凸显了这种互动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是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议题。与关注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或国家宏观层面的民生福祉不同,城市居民幸福感独特地融合了居民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城市公共政策的影响,是一种更具广泛代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人与社会发展指标。

  城市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构成单元,对于个体身份的塑造以及地域和文化归属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究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时,以社会生态为视角进行剖析,兼具理论及实践意义。社会生态学取向强调关注人与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塑造和约束人的行为。基于此,若要深入探索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生态路径,就必须对城市与居民之间各种可能的互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

  城市与居民的互动生态

  “城市”这一概念具有多维性,其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亦是错综复杂的。第一,城市具备对各类居民的吸引力与选择可能。自2016年起,众多地区纷纷推出新的户籍政策,部分城市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积极吸纳人才,放宽了人才落户的条件。然而,近年来,也有如深圳这样的城市,为了优化和调整所需的人才结构,逐渐收紧了人才落户政策。由此可见,城市通过政策调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吸引和筛选特定的人群。

  第二,居民在城市选择上展现出主动性,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定居、暂居或离开某个城市。这在我国历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均有体现,并揭示了不同时期人口流动的独特特征。例如,通过对比分析更早的人口普查数据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发现人口流动趋势正逐渐由单纯涌向一线城市转变为向城市群聚集。一些一线城市在近几年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逆人口流。这些变化都凸显了居民在城市选择上的自主性。

  第三,城市文化塑造了当地居民的性情。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自然气候等因素共同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这种城市文化与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第四,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居民对城市建设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职业工作领域,还更广泛地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当居民们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环保行为时,将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倾向于向外地居民推介自己的城市,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城市与居民构成了一个相伴相生、共生共长的社会生态互动体系。只有城市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获得与持续提升。

  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

  生态建设途径

  幸福感的提升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紧密相连。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韦克(dweck)的心理需求理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可预测性、控制感以及竞争性。为了满足居民的这些需求并进而促进其幸福感的提升,城市应着力构建一个符合这些心理需求的社会生态环境。

  为了满足居民对可预测性的需求,城市必须提供一个稳定性高的社会生态环境。这要求城市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城市规划明确清晰,并且城市政策保持连续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应建立公开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且清晰地传达城市政策、规划和项目信息,使居民能够明确感知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城市还应创建与市民沟通的渠道,以便及时回应居民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并切实解决问题。

  为了满足居民对控制感的需求,城市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能够让居民选择适合他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摆脱不喜欢的环境。例如,城市应努力营造一个融合多种地域、民族和职业人口的社区环境,以促进更广泛的居民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尽管多元文化的社区在管理上会带来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环境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也是保障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稳定、可选择的重要措施。

  为了满足居民的竞争性需求,城市必须为他们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渠道。这要求城市积极吸引和培养企业,为更多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此外,城市还应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提高居民的个人竞争力;城市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鼓励居民终身学习。

  参与城市建设

  助力居民幸福感获得

  居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不仅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还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然而,这种主观参与意愿与行为的表达需要满足两个重要前提。首先,居民必须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其次,城市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激励机制,形成“参与—评估与反馈—激励—再参与”的良性闭环。

  居民的城市认同是城市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根据心理学家泰弗尔(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如塑造鲜明的城市标签、确立居民与城市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以及强化城市居民的共通属性。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特色,这些都可以通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短期的城市活动来凸显和强化。例如,近年来以烧烤美食为标签的淄博市,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还借此契机大力发展烧烤旅游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其城市特色。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淄博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增强了淄博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幸福感。

  为了鼓励、接纳和激励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充分发挥居民在家庭和社区建设中的自主作用。其次,要搭建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高议事透明度和效率。同时,还应增加社区内的各类活动,以促进社区居民的交往与合作。此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政府还应给予创新过程中可能的失败以充分的包容和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不过分追求短期成果,鼓励基础研究与创新产品的孵化与发展。

  (作者系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