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数据靓丽为何没有强烈感受—读懂中国—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娱乐城
日期:2024-03-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刘国宏
提要
深圳经济投入的滞后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直观感受。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投入往往不会即刻转为产出。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经营业绩的先行指标,其良好表现预示了未来的大规模经济产出,只不过在当下还未被人们感知到。
2023年,全球经济在地缘冲突频发中艰难前行,我国克服重重困难推动了经济回升向好。其中,深圳的经济表现突出,gdp同比增长6.0%,居于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9%,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表现优异。然而,深圳年度经济增长的靓丽并未引起全体企业和市民的强烈感受。这其实也不奇怪,深圳经济增长背后,正在发生着阶段性、结构性的深刻变化。
一是深圳经济已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2018年深圳gdp同比增速已降至8%之下,但原来高增长阶段所形成的高增长预期仍有惯性作用。2023年深圳gdp6%的增速虽然高于国内其它一线城市,但相对以往8%以上、乃至10%以上的高增长已有大幅回落。因此,市场与社会微观主体的普遍感觉是,竞争趋于加剧,收入增长减缓,乐观预期和资产价格开始下降。当然,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二是深圳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已表现出了强大活力和强劲动力,但其尚未惠及更广大的产业和人群。截至2023年底,深圳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422.6万户,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位;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04.2%、36.0%。然而,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正在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部门,其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仍在形成之中,其高速增长尚未“扩散”到更加广泛的产业部门。
三是深圳经济投入的滞后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直观感受。2023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元、增长11.0%;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我们常说,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投入往往不会即刻转为产出。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经营业绩的先行指标,其良好表现预示了未来的大规模经济产出,只不过在当下还未被人们感知到。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是难能可贵的,更是积蓄力量、争取主动、赢得未来的必然之举。要理解深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性变化特征,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切实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更“硬”的科技、更“大”的市场、更“优”的环境,推动与新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新市场建设,加快把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起来,确保在相当长的时间阶段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唯有如此,才能跨越经济周期和各种发展陷阱,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可喜的是,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领域,有策略、有针对性地部署了年度重点工作。过去40多年,深圳已经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相信未来深圳将会给我们带来高质量发展、高能级跃升的更大奇迹。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